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j9九游会登录

热点聚焦
集团动态 媒体关注 官方微信 视频专区 热点聚焦 j9九游会首页入口的公告
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0/10/16     点击量:

9月3日,《大众日报》推出了“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山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脱贫攻坚成就展示”大型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并出版“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特刊“青岛”专题,共发布两篇涉及西海岸新区的文章,分别为《65个贫困薄弱村提前3年“摘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率100%,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及《“纸罐罐”做成了致富“金罐罐”》。

微信图片_20200903134143.jpg

65个贫困薄弱村提前3年“摘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率100%,青岛西海岸新区——

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

(仲德)

2017年底,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退出;65个村的平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3.04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6.3万元,“五通十有”全部达标。

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949.2元增长到2019年的11038.5元、年均增幅17.4%,“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达标,稳定脱贫率达100%。

所有贫困薄弱村提前3年摘掉“穷帽”,小康路上没有一个贫困人口“掉队”,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交出的脱贫攻坚成绩单。成绩喜人之余,西海岸新区并未“撤摊子、歇歇脚”。决战决胜之年又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西海岸新区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力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形成可持续的脱贫内生动力。

兜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兜住的底线。

“坚决杜绝因疫返贫!”今年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同样惦记着贫困户们的生计。

“疫情导致生意不太景气,家里直接断了收入来源。多亏政府安排的公益岗位,让我每个月有了稳定收入。”疫情期间,原本在琅琊镇斋堂岛村经营小卖店的贫困户石学民重新“上岗”在村里当起了保洁员。

“利用扶贫资产收益,疫情期间,我们帮助265名贫困群众走上村内公益岗位、扶贫专岗。”该区扶贫办副主任曲勇介绍,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还积极发挥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供销集团实体门店和网商优势,解决疫情期间贫困户和贫困薄弱村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能否“斩断穷根”的关键因素。自2016年春季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共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794.685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学费、学前教育保教费165.94万元;累计补助雨露计划资金212.4万元,每学期每人补1500元,全部补助到位。疫情期间,为保障贫困学生教学质量,青岛西海岸新区还为他们专门发放了网课设备、流量费及救助资金14万元。

截至目前,西海岸全区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特惠保险参保100%全覆盖,特惠保险2018年理赔86.15万元,2019年理赔153.74万元,实现“一站式”结算;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累计完成583户,共补助资金1099.27万元,保障了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

“衣食无忧,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兜住了贫困人口的民生底线。

精准扶贫“横到边纵到底”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下好“精准”这盘棋。

为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真实需求,青岛西海岸新区要求领导干部带头“遍访”。区领导每年要遍访65个贫困薄弱村,镇街党组织书记带头、班子成员则要遍访每个贫困户。同时,对全区32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台账,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结合社会治理的网格化布局和互联网科技手段,青岛西海岸新区还在全省率先将精准扶贫纳入网格化动态管理。“在区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我们独立开发了西海岸新区精准扶贫平台,利用专职网格员队伍和事件办理、督办机制,对多样化扶贫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直观获取贫困户、贫困薄弱村的问题和需求。”该区扶贫办社保科负责人陈磊介绍。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精准扶贫平台上,红色的贫困村、蓝色的薄弱村一目了然;扶贫项目、集体收入、人口概况等应有尽有;贫困户地域分布、年龄构成、致贫原因、问题需求等一应俱全……为扶贫决策提供最全面详实的信息支撑。该体系的前端由全区1700余名“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人、651名网格员组成,他们定期对全区3000余户贫困户走访摸排,动态更新信息,后端由平台流转督办,健全多维度贫困监测与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通过这个平台,扶贫工作与卫健、教育、民政、住建等民生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联动帮扶,建立起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帮扶体系。”陈磊说。

产业扶贫实现长效“造血”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2016年至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累计投入各级扶贫专项资金3.22亿元,其中产业扶贫专项资金2.55亿元,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92个。截至2019年12月底,新区产业扶贫项目镇村累计收益4000余万元,以现有产业项目预测,自2020年起每年获得扶贫收益超过1800万元,年收益率7%。

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探索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整合全区65个贫困薄弱村3年的扶贫资金1亿余元,购买龙头国企黄发集团的优质商业资产,每年兜底8%收益。“仅凭此一项,每个贫弱村每年至少能增加收入12万元,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就有了源头活水。”该区扶贫办主任王鹏介绍,资产收益扶贫只是西海岸扶贫的“1.0版本”。

“2019年,我们成功实施了产业扶贫2.0提升工程,也就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园村一体化’模式。”王鹏介绍,依托扶贫龙头企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省定贫困村——六汪镇朱家沟村作为产业扶贫试点村,将村庄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实现“村园合一”。朱家沟村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土地资源,满足企业园区对土地的需求;企业园区的入驻,为村子注入了资金、资源和技术,盘活了村内经济,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在园区工作,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换,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左右,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村里210亩地打包流转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在家家收租金,人人挣工资。”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孙书勤介绍,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集体年收入已达25万元,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进入园区工作。

目前,“园村一体化”模式已在西海岸全区13个贫困薄弱村得到推广,构建起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扶贫机制。

“纸罐罐”做成了致富“金罐罐”

(仲德 王雪)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小陈村有两件事怪有意思:全村上下没有一个姓陈的;村主任带着村民制作“纸罐罐”赚外快。

这种纸罐罐名叫pinata(音译:皮纳塔),是一种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儿童玩具。每当节日聚会时,人们会将皮纳塔挂在高处,让孩子们轮流击打,直到“哗”的一声被打破,罐里塞满的糖果、糕点、小礼物等散落一地。这时候,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争相捡拾,节日聚会迎来高潮。这个风靡国外的“纸罐罐”正是小陈村村民致富的“金罐罐”。

“皮纳塔里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2009年,这种国外游戏就引起了安志勇的注意。他发现,外国人玩的皮纳塔很像中国古代春节时人们制作的纸牛或其他纸制家畜,在里边装满庄稼种子,悬挂起来用树枝敲碎,使种子撒满一地,寓意来年大丰收。

2009年的时候,小陈村村民还以种植业为主,一年到头都要靠天吃饭。“村里最不缺的就是闲时劳动力,乡亲们最盼望的则是能多有一份收入。”安志勇发现,国外有市场,村里有人工,自己只需打通中间环节,连接供需,就有了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好门路。

招揽人工容易,但是该如何吸引订单呢?彼时的安志勇没有任何经验,只能自己从网上找照片,用笔一点一点画,动手一步一步做,反复修改,最终做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款皮纳塔。

为了完善产品、提高制作效率,安志勇经常抱着被子住在客户的仓库里,面条一吃就是一个月;无数个夜晚,熬夜研究到凌晨,白天接着修改制作再忙到天黑;也曾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想过大手一挥,撂挑子拉倒……“但想到那些在村子里等待好消息的父老乡亲,还是得咬咬牙坚持下去。”终于,他制作的皮纳塔得到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客户的认可,订单开始涌入。自此,裁纸、撕胶带的声音渐渐在小陈村响起,十余年来未曾停息。

2018年,一直积极为父老乡亲拓宽增收致富路的安志勇高票当选小陈村村主任。“从此,皮纳塔的加工出口就不只是我个人的一份产业,更是对父老乡亲的一份责任。”安志勇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皮纳塔加工出口也遇到了困难。为了不让村民的收入受影响,也为了更好地维系客户,安志勇除了画样图打模板,还自己开车挨家挨户送物料,等大家做好了再挨家挨户收集成品。

5月9日,是今年以来安志勇招呼大家集体加工的第一天。

加工点是安志勇的家。一条写着“精准扶贫不落下一人,全面奔成小康家庭”的横幅就挂在墙壁的醒目位置。“让大家相信靠自己的双手一定有致富的可能,让自己不忘带领百姓致富的初衷。”安志勇时刻鞭策自己,要为父老乡亲创造更多致富机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在安志勇的工作间里,堆满了大大小小1000多张模板。

原来,每接到国外客户发来的平面样板图,安志勇都要对照着画出设计图纸,待客户满意后再用软件打印模型图,最终送到模具厂刻成模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加工过385款不重样的皮纳塔了。”安志勇的话里透着骄傲。

从2009年到2020年,安志勇的客户已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皮纳塔的加工出口,安志勇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不仅小陈村村民,安志勇还为周边11个村的400多户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海青镇扶贫办主任张金秋说,在安志勇的带动下,村民真正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的致富梦。

原文链接:http://www.xihaiannews.com/article/4314941.html
网站地图